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有好的产品故事来包装,不然酒香也怕巷子深!
说到产品故事,也许你脑子里一下子不太能蹦出来一个清晰的印象,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两句产品描述,感受一下:
A. 将1000首歌钻进你的口袋;
B. 一个拥有5GB超大容量的MP3播放器。
对于产品的描述来说,哪个会让你更难忘?我相信A的表达更能直达你的需求吧,这就是苹果iPod的当年的产品表述,用一句话就把产品故事生动的表达出来了。“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你喜爱的唱片,为你的生活配乐。” 产品的用途,用户心底深处的需求,用户的逼格体现,那种优雅感,一下子都出来了。而你去看B的描述,更多展现的是这是一种什么产品,用途,非常的生硬,哪怕是展现性能的5GB,那也不如1000首歌来的直接,因为大部分用户是无法直接换算5GB可以存放多少歌曲的。
Getting Acquired
2017年8月15日,我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几乎毁了我的公司。
我和客户成功部门的副总裁Rosa Romaine一起给当地一家餐厅做产品演示。我们创造的移动应用将帮助他们发展业务,我们都非常兴奋。
然后我的手机响了。我告退了一下,示意罗莎继续。我低头看了看我的iPhone,发现是斯蒂芬,我的产品VP。他知道我在开会,那他为什么现在打来?
“安德鲁。”他说,声音有些嘶哑。“我刚接到我们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的电话。”
“发生什么事了?”我问。
“他们所有的应用都不见了。”
“你说不见了是什么意思?”
“App Store把它们都强令下架了。”
我闭上眼睛,握紧那只空着的手,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靠谱”这个词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可靠的代名词,后来,人是否优秀、情商高不高、是否守时等等,都可以用“靠谱”两字来代替,此类种种不再累举。相传,罗辑思维还给靠谱做了定义,叫做“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就罗辑思维的定义,个人是非常认可的,毕竟人是社会动物,协作是生存的基础之一,交代、着落、回音是有序协作的基础。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察觉,“靠谱”两字现在更多地被用在工作中,而且定义早已远远超越这三句话,更多的时候,“靠谱”是领导对于下属是否准时执行了他的命令的一种评判。最可怕的是,就目前看来,这种“靠谱”就像慢性毒药,已经在“毒害”很多人,后果就是让我们慢慢失去了创造力,失去了初心,失去了…..。
危言耸听?让我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