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习笔记
为什么是奥本海默,成为“之父”需要哪些能力

字数统计: 4.4k阅读时长: 14 min
2023/09/04

obhm

上周去看了诺兰的《奥本海默》,说真的,要深刻了解这个片子,没有一些辅助的资料还是很难的,特别是当时的背景和时局发展,后半段对奥本海默的审批,以及各种闪现的配角(诺贝尔奖得主)。当然,本篇不想过多解读审判这条主线,更多想说说研发原子弹的庞大工程——曼哈顿计划的主持人为什么是奥本海默,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以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为了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我们还是分四个章节来讲,分别是:

  • 曼哈顿计划的历史背景——先把整体的情况捋一下;
  • 为什么是奥本海默——选他的原因,以及他如何成功;
  • 我们学到了什么——对于创新型产品研发的启示;
  • 说说第二主角格罗夫斯——管理的艺术。

一、曼哈顿计划背景

为了让大家可以对整体的背景有一些了解,这一章节会先简要介绍背景和数据。

起因

原子弹工程的起因是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的论文,很短时间内,世界各国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复现了该实验,并且发现可以实现链式反应,极其微量的铀235就可以释放出巨大能力。由于当时英法已经对德宣战,二战的大规模战争开始,于是这马上引起了科学界的警觉,匈牙利赴美的科学家齐拉得·莱奥呼吁大家警惕这种全新的科技会被用于战争。果不其然,德国任命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海森堡开始了原子弹研究。

2

电影剧照: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

在美国这边,爱因斯坦(不用介绍了)和西伯格(“钚之父”,诺贝尔化学奖)给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一封倡议研发原子弹的信,希望总统下令全力研制核武器——德国人已经在海森堡的主持下率先开始了工作,如果这种超级炸弹掌握在泯灭人性的纳粹手里,那将是谁也不敢想象的一种结局。而后万尼瓦尔·布什(著名科学家、香农的导师,互联网、鼠标、图形界面等一系列产物的原始提出者)作为总负责人发起了原子弹制造计划。军方派出的总指挥是格罗夫斯准将(Leslie R. Groves),当时他刚建造好五角大楼,在曼哈顿项目中属于万尼瓦尔的下属。此人的能力非常强悍,而且难得可贵的是他积极满足项目的各种需求,但几乎不干预后来科学家们的具体工作,设置包括一些人事任命。

奥本海默加入

最初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是与奥本海默同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的欧内斯特·劳伦斯(回旋加速器发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和芝加哥大学的阿瑟·康普顿(“康普顿效应”发现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他们极力向格罗夫斯推荐更加才智卓越的奥本海默。奥本海默在参加曼哈顿计划之前就已经有多年的左翼活动,而且妻子、情人、弟弟全是美国共产党,这也是后来他最大的麻烦。但是格罗夫斯的厉害之处是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不问出身,只看是否可以为计划带来决定性贡献。于是奥本海默成为了整个曼哈顿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任职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曼哈顿计划总部)的主任,负责整个研发工作。

诺贝尔奖得主集中营

整个研发过程集聚了大量人员,巅峰时达到50余万,且其中大量科学家,诺贝尔奖(很多是之后获得)得主近百人,特别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也被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中营”。

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玻尔(和爱因斯坦齐名)、费米(中子物理学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建成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查德威克(发现中子、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瓦雷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物理学家、数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维格纳(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德华·泰勒(氢弹之父)、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等。

feimi

芝加哥大学费米团队建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核反应堆

曼哈顿工程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首个三位一体工程,既科学、军事和工业三位一体。而且可能也是在科技时代最大最复杂的工程之一。

为什么是奥本海默,他为什么可以成功

介绍了大致背景,上面的阵容应该已经空前强大了。那么,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的奥本海默会被选为研发原子弹的总负责人呢?(事后诸葛亮般的总结

先来看看当时推荐他的欧内斯特·劳伦斯是怎么评价他的:

“曼哈顿工程”是一个要凝聚全世界最顶尖大脑的“超级工程”,但越是一流的科学家,就越是有些“恃才傲物”,必须要有一个既懂科学又懂管理的人才来把这批人管理起来,有效运转,最快达成目标。

既懂科学又懂管理,是劳伦斯的主要观点,这里其实跟重要的是“懂科学”,因为参与曼哈顿计划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大家在上面已经看到了。但是通过《奥本海默传》等书籍可以看出,之所以科学家们推举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原因,反而学术能力只是一种底线,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那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些原因促成了他,并且领导整个项目顺利完成。

学术能力

奥本海默本身就是天才,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过,当时的主任是大名鼎鼎的卢瑟福(弟子中有29名诺贝尔奖得主),后又在哥廷根大学(当时世界上最顶级学府)获得博士,师从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马克思玻恩。在理论天文学、核物理、光谱学和量子场论(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等方面都做出了优秀成果,而且预测了“黑洞”的存在。所以他在学术能力是可以和这些参与者一起共事的,甚至在当时,他在学术上比一些参与者还要更领先(因为一些参与者获得诺贝尔奖是在曼哈顿计划之后)。

lusehu

物理神话卢瑟福,一众大神的老师

讲故事能力

他有超强的讲故事能力。

他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后,在课堂总能把深奥的天文学、物理学知识通过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讲述出来,所以他的学生众多,且非常受欢迎。这一点在领导曼哈顿工程时尤为重要,他在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至少与3000人进行过工作沟通。没有这种深入浅出的讲故事和刻画的能力,很难让大家明白并统一意识。相信也是基于这一点,让当时很多科学家觉得奥本海默有一种“看见”的能力,并可以通过交流让大家共同“看见”,这是推荐他来当总负责人的原因之一。

“看见”的能力

在电影里面还提到了他经常睡不着,因为脑子停不下来,一直在播放各种运算的画面。这一点特质也非常重要,甚至我觉得在这个项目中是最重要的。因为要完成这样一个工程,他需要首先在脑子里有一个完整的蓝图,他首先要“看见”最终的样子。

然后脑子里有一张庞大繁杂的思维导图,上面动态地描绘着发展的情况:从总目标,到一级、二级、三级…目标是什么,每个环节的功能和时间节点,现在进展到哪里,哪里可能是难点…。首先要自己“看见”,才能让大家一起看见(虽然当时不能让大家一起看见,因为需要保密,50万人里面只有12人知道全盘计划)。

siweidaotu

“看见”是管理的基础,如果无法“看见”,那根本无法从全局视野推动事情的进展。其实同在曼哈顿计划的很多杰出人才在这方面也是对奥本海默非常佩服的,可以看看和他不太对付的“氢弹之父”泰勒是怎么说的:

“我不知道奥本海默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但是没有他的话,这项工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

系统工程

3

电影剧照:奥本海默在洛斯阿拉莫斯

曼哈顿工程的复杂度,哪怕放到现在,依然可以排在世界上五大最复杂的工程之列:
整个工程分布在16个地区进行,其中最重要是4个:

  • 费米和康普顿领导的芝加哥大学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
  • 在田纳西的核反应材料工厂,代号“橡树岭”,提炼铀235,8.2万人;
  • 西伯格的汉福德钚提炼工厂,6万人;
  • 奥本海默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总指挥部和组装原子弹。

Y12

橡树岭Y-12工程

在这么广大的区域,在如此多人员参与的情况下,虽然有军方的各种保障,但是管理难度依然非常大。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奥本海默运用了运筹学、控制论、信息理论、基础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经验,以寻找最优解为目标出发,对组织、技术、行为和方法进行了科学的综合应用。这也在后来催生了“系统工程”学科的诞生。

语言能力

奥本海默除了学术能力,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能力。比如他熟练掌握八门语言,包括梵语。在原子弹试爆成功之后,他用常读的印度梵文诗《摩诃婆罗多经》中的《福者之歌》选段说了一段: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
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
我是死神,是世界的毁灭者。”

yuanzidan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

面对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大团队,拥有多国语言能力同样也是一项重要特质。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曼哈顿工程可以算得上一个高科技产品研发项目,我们把焦点放会到自己手上的事情,也会发现如果我们作为一个owner去做一件创新的事情,同样需要这些品质,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认为要带领一个创新产品的研发,需要有以下几种能力:

  • 有扎实的技术和产品能力:这是基础能力,技术和产品,最低限度是要精通一样吧。有了这个能力,才能和共同参与的成员进行沟通,才能有整体的思考基础;
  • 有“看见”的能力:这是非常核心的能力,对于要去创造的产品,你心中必须要有一个蓝图,而且是非常清晰的,不能朦朦胧胧,这样你才能清晰知道团队的方向在哪里,还需要往前走多少路程。“看见”之后,你必须分解达成需要做的事务,一般可以分成多级事务,每个事务都会有目标、动作、组成人员和其能力,以及过程进度。这样才能搭建组织,寻找能力匹配的人员,分配工作,检查工作完成度和质量。这里需要去学习一些系统工程的方法,让自己在管理上更加科学。当然,你也可以在电脑上用XMind、Focus等软件进行管理;
  • 讲故事的能力:其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沟通能力,而且可以将复杂的业务逻辑非常清晰、生态地同步给同伴,重点是让别人可以理解。只有将“蓝图”与团队同事分享,让他们共同看见,才能形成合力完成目标,也就是上下同欲者胜。

当然,如果你是在主导一个面向市场的产品,你可能还需要一些额外的但也同样重要的能力:

  • 需要懂PMF:PMF(Product-Market-Fit)要研究的是产品价值和市场需求是否匹配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产品必须要有的条件。这就需要你也有市场能力,有一些客户人脉,能和客户去交流MVP(最小可用品)的价值,并对市场反馈非常敏感。诚然,找到PMF是非常难的,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运气,但你必须要有这种意识,并了解实现它的一些方法;
  • 产品推广能力:一个研发中的产品,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在它完成前就进行推广的。这同样需要讲故事的能力,你不需要把所有特性都一一讲出来,有时候需要将它的一两个点拿出来放大。对于会讲故事的人,这并不难,因为我看见过几个讲故事很厉害的人,有时候即使他们完全没参与产品的研发过程,一样可以快速提炼价值点,并打动客户。

好吧,也许你会认为这样的人几乎很难找,是的,但这正是你的竞争力所在啊。被冠以“之父”的人,必须是要有这些能力的,而且要有“主人翁”心态,哪怕你明明知道产品最终是属于公司的,哈哈。

最后,说说管理

你也许会想,那我不会技术和产品,是不是就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那也不是的,你看看格罗夫斯,他确实是个很厉害的人。他的能力在于知人善任,哪怕知道奥本海默有共产主义倾向。而且在奥本海默的一些用人上,他虽然不太乐意,但是依然不干涉。整部影片,从组件核心团队,到推进,到完成结果,处处可以看到他优秀的管理能力(马特达蒙饰演的效果是,一本正经的时候反而有一点幽默)。

geluosifu

格罗夫斯的另一个具体贡献是在保障上,在资源上让奥本海默无后顾之忧。这真的太重要了,别认为这些事情是奥本海默自己应该去争取,我觉得这些事情如果是奥本海默需要耗尽心机去想办法搞定的,那项目不可能顺利推进。原因无非有二:一,权限不够,虽然奥本海默已经K-6最高等级,但是仅限于研发团队,对于军方人员、大量劳动力、经费和国土资源依然没有办法调动;二、一个人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在思考项目推进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有更多精力去思考人和人之间、信念之间的“斗争”的。

最后就是格罗夫斯很知道自己该站的位置,不会去干涉具体工具,不会想着要在原子弹工程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比如需要加点什么特性,应该长什么样子等等。这一点我也是这个态度,如果我在这个位置,除非负责人需要征求我的意见,不然我不会去强加我的思想,因为很多时候产品是一种创意,不太可能在“民主”投票中产生。

sitelaos

钢铁侠饰演的刘易斯·施特劳斯

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一样,都是优秀的管理者,而且都是业务管理者,他们的特点是善于目标管理,在用人上更看重人的优点。作为区别,电影后期的施特劳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更像是行政管理,他们更在意的是意识形态、文化,重点在发现人的缺点或者危险。

所以,如果把曼哈顿工程比作一部电影,那么格罗夫斯就是总监制,奥本海默是导演,上面的万尼瓦尔·布什就是制片人。没有技术和产品背景,你依然可以成为格罗夫斯。

好了,就写到这里!


联系我



原文作者:yuanwai

原文链接:https://www.luxiangdong.com/2023/09/04/abhm/

发表日期:September 4th 2023, 8:50:35 pm

更新日期:September 4th 2023, 8:52:27 pm

版权声明:

CATALOG
  1. 1. 一、曼哈顿计划背景
    1. 1.1. 起因
    2. 1.2. 奥本海默加入
    3. 1.3. 诺贝尔奖得主集中营
  2. 2. 为什么是奥本海默,他为什么可以成功
    1. 2.1. 学术能力
    2. 2.2. 讲故事能力
    3. 2.3. “看见”的能力
    4. 2.4. 系统工程
    5. 2.5. 语言能力
  3. 3.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4. 4. 最后,说说管理